top of page

[Exhibition]建築家與他們的房子形狀 -8 位日本建築家的建築寫真+手作印章展 ft. 東京建築女子。


建築家與他們的房子形狀 -8位日本建築家的建築走讀+手作印章創作

由綠舍食光邀請的展售計畫裡最後一場活動,熱烈的太陽在台北的老房子裡有一席優雅之地能夠舉辦這場小展覽,和好朋友 東京建築女子。一起合辦的一場關於日本建築的寫真印章展。 主題以日本的建築家經典建築為出發點,將建築物的表情和靈魂呈現在各自的作品中。

一針和Chenvia Lee是研究所時期的好朋友,兩個喜歡一起旅行、一起玩耍、一起念書、一起鼓勵對方勇敢的向前追求自己熱愛的人事物。目前旅居東京的Chenvia Lee也為了此活動精心準備一直以來有在累積的寫真作品,也分享他在日本的這些時間裡走踏各個城市鄉鎮,用他的眼睛來分享微小的幸福風景。

-

關於作者

李宜蓁 / 一針,南投草屯人,現居台南。

喜歡建築和刻章, 喜歡旅行和畫畫, 喜歡經營生活和情感, 喜歡手作的溫度。

學習建築喜歡做模型畫圖, 接觸刻章就一發不可收拾, 生活片段的圖像都可以成為創作的一部分。

透過刻章來訓練自己的耐心和專心, 透過刻章來認識不同的朋友, 透過刻章靜下心來體會各種不同的心境。

李昀蓁 / Chenvia Lee,高雄人,現居東京。

因為喜歡日本的現代建築喜歡到來日本生活,以東京為據點, 喜歡建築旅行與在地圖上為想看的建築標上星號, 喜歡蒐集美的事物, 也喜歡把他們用影像與文字記錄下來。

當我探訪這些建築時, 總是經常讚嘆著那些創造出這些美麗空間的建築師 佩服他們的創意以及勇氣 然後我也告訴自己, 記得也要擁有這樣的勇氣。

01 隈研吾|南青山 微熱山丘 Sunny Hill 2013

擅長運用自然的建築構材創造出空間涵構的日本建築家隈研吾說道「『城市裡的森林』是青山店的建築概念,整體檜木建築結構,以獨特的接榫組合,巧妙的連接變化成一個個深入雲中的獨特窗格,白天陽光在交錯的木條間撒下錯落游移的陰影並曬出原木的香味,在冬夜霧中則成了一個透著朦朧火光的燈籠佇立溼潤的街角。每個時段都透露不同的美,空間內的光影也會隨著太陽的東昇西落堆疊出各種角度與層次。」

微熱山丘為台灣南投一個三合院裡發跡的台灣土鳳梨酥,產品堅持用最道地原始的材料、最簡單的技術、最簡單的方式做出最美味的糕點, 隈研吾也深深被品牌樸實的理念所打動,利用最原始的木構材,以單元式的木構造去形塑出外立面的語彙,透過光影和時間的更迭創造出別具風味的建築氛圍。

02 藤本狀介|直島 Pavilion 2015

為2016年第三屆瀨戶內國際藝術祭於直島宮浦港的藝術裝置。 以島嶼因為海市蜃樓現象而漂浮在海面上的小島為設計概念,利用不鏽鋼網架構出高約7公尺寬9.5公尺的造型,浮游在島嶼上。 映著藍天像鑽石!

03 Emmanuelle Moureaux|巣鴨信用金庫常盤台支店 2010

Emmanuelle Moureaux是一位旅日的法國建築師,法國完成大學學業後,帶著家當前往日本,2003年成立自己的建築工作室。 「Emmanuelle Moureaux認為,色彩帶給人們活力以及不一樣的視覺感官,因此她將自創的『分顏色』概念導入到設計之中,把建築、空間、家具當作調色盤,看似為它們穿上彩色外衣,但背後其實是她想傳達設計的邏輯與層次。她在用色彩表現設計時,手法相當多元,有的是分層堆疊,有的則是線條交錯,有時還會以色塊拼裝,讓鮮豔飽和的顏色落於設計之間,創造出宛如彩虹般的層次感,再對應到留白之處,給人一種愉快、富節奏的歡樂氣氛,讓原本看似冰冷的建築,或是平凡的傢具傢飾,都變得充滿朝氣。」

04西澤立衛 豐島美術館|2010

位於豐島的豐島美術館是建築師西澤立衛和藝術家內藤禮於2010年一起設計完成的作品,像一滴水滴落在這片草地上,美術館裡沒有別的藝術品,建築面積約為40×60公尺,高度4.5公尺,建築物本身就是一個藝術品。

有機物體裡開了個圓洞,透過天井室內外沒有界線,陽光、風、水、植物、昆蟲隨著季節的變化在這個有機構造物裡任意流動。藝術家內藤禮也在這個構造物中加入特殊塗料於地面上,從天上下來的水和地面氣孔湧出的水霧,凝結成水珠恣意的在流動的空間中結合互動。

「內藤禮的全部作品都是在形成對知覺的引導,由觀眾的自我感知實現對作品的判斷,以認識到『我在這裡存在』。內藤禮全身心傾注的是空間與時間的體驗、接觸以及冥想與寂靜、形態與想像的相連,這是他的作品所達成的新的心靈境界。」

05伊東豐雄|MIKIMOTO Ginza2 2005

Mikomoto是日本知名的珍珠名品,大樓內除了販售商品外,還有針對婚紗及珠寶的首飾品牌租借,整棟建築外牆為淡粉紅色,以珍珠柔性的題材將貝殼在水中浮出的泡泡為設計概念,整棟建築就是一整個少女心噴發呀!!!

06妹島和世|日立車站 2012

日立車站是一個站在海上的車站,妹島和世擅長運用白色及玻璃清亮的建築元素,打破一向讓人認為建築物就是個厚重物體的概念,巧妙的運用與環境的關係創造出輕盈的穿透空間。也讓整片海成為建築物的元素,融進站體裡,而SANAA愛用花朵椅也交錯參雜在其中。

07 黑川紀章|中銀膠囊大樓 1972

「黑川紀章代謝論的具體展現──『中銀膠囊大樓』基地面積只有 400 平方公尺左右,地上分別為 11 層和 13 層,地下有 1 層,建築以 140 個方塊體的艙體著附在鋼筋混凝土建構核心筒之上,每一個方塊體都是一個居住單元,甚至都是可以整個拆下來修理的,膠囊的尺寸只有寬 2.68 公尺、深 4.18 公尺,卻廚房衛浴設備、儲藏空間及單人床一應俱全。」

08 谷口吉生|豐田市美術館 1995

豐田市美術館完成於1995年,是一個希望成為與國際現代藝術結合的展覽場所,建造於過去18世紀時興建的七州城遺址的小山丘上,能鳥瞰整個豐田市城市風景。

「建築家谷口吉生的作品常用簡單的線條、材料、比例,營造出層次豐富的空間感,以及靜謐的氛圍。像這棟建築的主體主要運用了兩種面材:一是淺綠色的美國頁岩,一是奶白色的玻璃。雖是冰冷的材料,但色彩的濃度隨著陽光的照射轉趨溫暖,在充滿寂靜美感的庭園中,顯得十分大氣。沒有多餘的語言、沒有過度修飾的細部收邊,建築物隱隱釋放出來的力量,卻能讓人一眼就覺察。谷口吉生在入口庭園設計了一個圓形水池,軟化視覺中僅由水平、垂直線條構成的建築,平靜的水面更帶來整個庭園空寂的幽思。獨自一人站在其中時,真有一種時間彷彿已靜止的悸動。」_《與建築相遇》,楊舒斐 。


Featured Posts
請稍後再來
文章發佈後將於此處顯示。
Recent Posts
Archive
Search By Tags
尚無標記。
Follow Us
  • Facebook Basic Square
  • Twitter Basic Square
  • Google+ Basic Square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