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Harmony Design Stamp]和光接物 no.01 橫山黃宅

  • 作家相片: yi-chen Li
    yi-chen Li
  • 2016年6月2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住宅,是把住的人的生活全部都包進去的容器。因此我認為,想要蓋一棟自宅的人,應該要好好考慮自己和家人的情況,無須強求,也無須委屈,還是蓋一棟和自己等身大的房子比較好。問題是,要知道『和我們的生活等身大』這件事,無論是對住的人還是設計的人來說,意外地沒那麼容易呢。客戶想要哪種住法呢?他想要哪種生活呢?要是知道的話,建築師的工作就不難做,問題是,比我們預期地更不容易知道。」

_《宅男建築師的學習筆記(住宅巡禮+住宅讀本)》,中村好文,2013

今年年初海拔不高的山地都下起了雪,黃老師興奮地傳來好幾張下起白雪的家屋照片,並分享著他們邀請親朋好友一同賞雪的歡愉心得,更說起原來這個房子能住下這麼多人,在冬天雪地裡還特別溫暖。他們壓根沒想過能在這個山中小屋裡欣賞雪景,我們也因能看見設計的住宅披上白紗的模樣而感到興奮。

黃老師和他的太太陳老師因工作的關係,一個星期住在這裡的時間約三至四天,每個周末或有空時就會上山來看看這些花花草草樹木們,也在山邊種了好多蔬菜。每年櫻花開時,黃老師總會捎來櫻花盛開的照片,並邀請我們上山賞櫻,一同泡茶聊天。

今年有幸能跟著一起上山並住下一晚,當天上山時已入夜,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大霧和小雨中,靠著只能穿透車前約五公尺的遠光燈引路,車子潛入蜿蜒的山林中。好一會兒終於看到社區的大門,過了大門再轉上去幾個彎,看見遠在迷濛的霧裡亮著燈的房子,穿過門口矮磚牆沿著入口小徑迎向我們的是撐著傘的黃老師,好似正期待等著許久未見的老朋友來訪,也像是等著孩子回家的爸爸般親切溫暖的招呼我們。「當自己家吧!你們一定最了解這房子甚麼東西在哪裡了!放心住下吧!」黃老師安心的將房子交給我們,並約定明天早上替我們準備的早餐及時間,黃老師便驅車下山。

進到建築物內好奇的四處走探,這個房子小的很精練,一樓進門玄關後,進入一個木地板的和室客廳,往後就是家中壁爐溫暖的核心,連著吧檯和小小的廚房;客廳旁是一個全套的衛浴設備,往上走的閣樓就是這個房子唯一的房間;再向上就連接到屋頂平台和後方的菜園。很快地繞完一圈,就像親眼見到這位聽聞許久的朋友,今天總算是見上一面的感覺,久仰久仰。這天剛好寒流來襲,馬上將壁爐的火升起,我們就窩在客廳木地板的暖被桌裡 ,沒有電視,只有音響,放了幾張老專輯,便將身體恣意地溶在裡面了。

剛好行李裡帶著過年要回家刻印章的工具和材料,和同事們紛紛將行動刻章計畫在這個暖被桌裡展開,一定要在今晚刻一個黃宅的印章送給他們,當作厚臉皮來住一晚的微薄小禮,也一同實現每個完成的案子都要送給業主印章的承諾。我們就這樣席地而坐躲在暖被桌裡,邊吃著壁爐上烤的橘子,邊畫著草稿開始刻起章來,同事們也將他們的刻章初體驗獻給黃宅。

隔天一早雨還沒停,一下樓映入眼簾的是整個大面玻璃窗外的櫻花樹和粉般的小雨,也從廚房傳來咖啡香。黃老師帶著五穀麥片和燒餅上山,又起了壁爐火,我們坐在壁爐前、吧檯上,享用早餐邊發呆邊看著壁爐裡的木材吱吱作響。用餐完畢後便將昨晚刻的印章拿給黃老師,說是要送給他們的小禮物,昨晚窩在客廳埋頭刻的,他一拿起來看了好一會,「唉呀!這是我們家耶!太棒了!太棒的禮物了!真的好謝謝啊!」實在很不好意思的到人家家裡撒野,印泥和印章包裝也都不是那麼的完美,但依然能把在這住上一晚的感謝,加上滿滿的心意送到他們手中,就很滿足了。吃完早餐後,繞到後面能看見住宅隱身在山林裡,站在那邊,可以看得更遠,天氣好的話還能遠眺五指山與鵝公髻山。向黃老師道別後,老師堅持要送我們到社區的大門,並邀請我們再次光臨、隨時歡迎。

--

日本建築師中村好文的《住宅巡禮2》裡提到建築師Charles moore曾說過「There is no better way, I think , to experience great architecture than to wake up in it. 獲得對偉大建築物的實際感受最好的方法,就是在那個建築物中醒來。」

在黃宅住了一晚,並用身體的所有感官去體會這「偉大建築物」到底偉大在哪裡,然而在這當下清楚明白這個偉大並不是建築物本身多雄偉、多壯觀、設計的手法多麼的流暢驚人,而是在於住宅設計中我們試圖將自己設定為這個家的主人,從回家的路徑開始慢慢敘事鋪陳,每個在這個容器裡生活的細節、習慣、需求都隱藏深入其中的微小事物上,建築物本身謙遜的與這塊土地上的朋友一起共享陽光、空氣、水,也將流動在這其中的生活大小事一一串連起。是當你化身為這個故事中的主角時,一樣會真心期盼的站在門口等著遠道而來的朋友住上一晚,且邀請他隨時再來光臨的那種偉大。

當初黃老師夫婦也說到「回想當初買這塊土地的原因,真的就只是單純地喜歡這片山林,想透過在這土地的勞動洗滌我們的身心。倒是沒想過要蓋房子…我們最後想一想,還是決定房子要蓋小一點,夠用就好,其他的地方留給原來山上的朋友⋯⋯雖然大家都說我們這樣會很可惜。」

業主和設計者要能夠很清楚的知道要蓋一棟與自己生活等身大的房子何其容易,一旦兩者之間建立起像朋友一般的情誼,互相傾聽與信任、成就彼此,這就是最微小卻最偉大的事了吧!


 
 
 
Featured Posts
請稍後再來
文章發佈後將於此處顯示。
Recent Posts
Archive
Search By Tags
Follow Us
  • Facebook Basic Square
  • Twitter Basic Square
  • Google+ Basic Square
bottom of page